曾翔 官方网站

http://zengxiang.zxart.cn/

曾翔

曾翔

粉丝:35630

作品总数:16 加为好友

个人简介

曾翔,号一夫、曲堂。1958年生于湖北省随州。毕业于解放军军事学院。师从王任、刘炳森、沈鹏先生。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副研究员,中国书法家协会行书委员会委员,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授,小刀会成员。作品参...详细>>

艺术家官网二维码

扫描二维码 关注艺术家

留言板

艺术圈

作品润格

书 法:

国 画:元/平尺

匾额题字:

拍卖新高:

联系方式

艺术家官网负责人:小张

邮箱:artist@zxart.cn

本页面资料由该艺术家或本主页注册用户提供,张雄艺术网不为上述信息准确性承担任何责任。

艺术|曾翔——写意篆刻


2015-09-01


写意篆刻,非时风所倡,虽然像似新提法,但自文人篆刻始,脉络清晰。写意是文人之根本,篆刻乃文人馀事,但在文人心修道养的脉络里,馀事却无不大。沈野《印谈》所言:印虽小技,须是静坐读书……未有不静坐读书而能入室者,道出文人刻印章皆为己之学问,即法天地之象、自然造化,师瓦砾之道、众生之相,开风规格局,抒怀写意。


古有田叟稚子开风规、抒胸意,随意道出,亦有奇语,石勒不识字,能作诗歌(沈野《印谈》),所以扬雄道出:言,心声也,书,心画也(《法言·问神》)。画与书一源(张庚《浦山论画》),即爱宾立意意存笔先,画尽意在(张彦远《历代名画记》),篆刻亦然。甘《印章集说·印品》:印之佳者有三品:神、妙、能……屈伸得神外之神,笔未到而意到,形未存而神存,印之神品也。


明清文人篆刻兴起,宗法秦汉,自成规模。开格局者,风规逸出。文国博、何长卿、丁敬身、吴让之、赵之谦、吴俊卿、黄牧甫无不如是、无不流派。入流派,固能守住家规,传承文脉,或此基础之上,启迪精微。上述大家,或书或画,源流清澈,不拘一时,爱今博古。金石学问,自宋兴起,至清兴盛,文人书画篆刻,无不胎息,视觉顿开,取法不泥。时下研究,多重视材料的功用,对出土之金石瓦砾无不珍惜,补史阙、还本真。就篆刻而言,流派大家无不受益,且局大体深。然而,后学一家者不可谓少,一叶障目,小心摹削,只求一似,与世相违(齐白石《题某生印存》)。求一笔一刀,亦步亦趋,有失秦汉精神,更不能窥见田叟稚子之质,欲尽精微,怕没有了抒胸中意气的怀抱与格局,何以写意?


如后起齐白石,虽初学流派,但不愿随人后、拘绳墨,他说:刻印,其篆法别有天趣胜人者,唯秦汉人,秦汉人有过人处,全在不蠢,胆敢独造,故能超出千古,余刻印不拘前人绳墨,而人以为无所本。余常哀时人之蠢,不知秦汉人,人子也,吾侪,亦人子也。不思吾侪有独到处,如令昔人见之,亦必钦佩。予之刻印,少时即刻意古人篆法,然后即追求刻字之解意。不为摹、作、削三字所害,虚掷精神。(《白石老人生平略记》)愈摹、作、削,愈狭窄,显然白石不愿如此,认识深切,所以熔流派之胸怀,上溯秦汉,而非一家一派。他的篆刻于金石潮流中互通消息,从流派而上,清楚流变,如此明白,所以自信,自信者才能守家业、承源启变。松年说:凡名家写意,莫不从工笔删繁就简,由博返约而来,虽寥寥数笔,已得物之全神,白石刻印,即是得其神,以铁笔写其意。他虽说法诏版、三公山,但无一皮毛绝似,无一体格不得其意。东坡所云:诗不求工字不奇,天真烂漫是吾师,此之谓白石画画,所以,陈炼即释之:篆刻一技,亦可以怡养性情,若专求精工,未免耗损精神,亦乏天趣。


然而,工并非写实,也非不能写意。金石资料有益,绝非面貌所成之根本。近世对文人写意的历史持温情者鲜,很多好风格立异、形式观念,持矛刺盾,落入狭隘,虽不全是科类所致,但是受其害深矣。上世纪初叶,像士大夫作画安能专精体物,势必自写逸气以鸣高……以形神为主而不取写意(康有为《万木草堂藏画目》)这样的论调遍布,鲁迅也说:我们的绘画,从宋以来就盛行写意,两点是眼,不知是长是圆;一画是鸟,不知是鹰是燕。竞尚高简,变成空虚。(《且介亭杂文末编·记苏联版画展览会》)然而,了解齐白石的陈师曾在其《文人画之价值》中说:画之为物,是性灵者也,思想者也,活动者也,非器械者也,非单纯者也。否则直如照相器,千篇一律,人云亦云,何贵乎人耶?何贵乎艺术耶?所贵乎艺术者,即在陶写性灵,发表个性与其感想,可谓道出中国文人写意精神的大本、大源。


所贵乎艺术者,即在陶写性灵,发表个性与其感想之于文人,就是要成为一个人,一个有感想、有性灵的可贵之完整的人,如此一身的手艺才能可贵。当代中国写意篆刻展,非一家一门之限,发的是写文人风规格局之愿望,写出性灵、个性和感想,古人如其学,如其才,如其志,如其人(刘熙载《艺概》)大可传续。